桃花雞從1條微 信就帶來100個人購買,進而帶火桃花雞的熱銷,互聯網盡是這種造神話的地方。
還記得上個月在一個自媒體分享大會上,桃花社的負責人李總說“:我們接觸互聯網特偶然,也沒用什么特別的營 銷手段,就因為我們送了幾只桃花雞給一個有很多粉絲的朋友,他拿回家燉完湯后覺得非常好喝,就在微 信上發了句‘像小時候的雞湯味等云云’,結果就這一個微 信就帶來100個人左右的購買,因為他的朋友喝了覺得也好喝,就又轉發,然后不停疊加的效果,我們就覺得這是個機會,然后又送了好多對草雞需求量比較大的母嬰群體做試吃體驗分享,結果到最后1000個桃花雞上市,不超過七個小時居然全部預訂完,而且追單比例極大,使桃花社不得不接受預約訂單,由此無意中走出了訂單農業的大道”。
好一個無意走出的訂單農業,這番話要是被很多做微商的聽到非要羨慕死的,他們用了百般武藝,在微 信里拼命刷屏,但換來不是產品火了而是被屏蔽了。
說到底,互聯網的熱銷除了營 銷手段,主要還得靠產品本身的力量,產品不好,用戶使用的第一天就是產品生命終止的那一天,更別說還幫你朋友圈推薦,與其在朋友圈拼命刷屏,不如真正的苦練產品內功,提升產品的品質,產品好了1就是100,產品不好1就是零,甚至負數。
另外,更要運用互聯網的優勢,把產品價格讓利給消費者,例如成本在120-130元的草雞,通過傳統渠道銷售,消費者需要花費200多元,但是桃花社通過移動互聯網微運營,消費者僅需100多元,就能吃到真正的草雞,而且還確保了產品的新鮮品質。如果你利用產品概念定個天價,無論如何也熱銷不了的。
也正是桃花雞對產品品質的執著,才能造成互聯網銷售的疊加效應,現在不停的有專家提出互聯網的各種思維,事實上大道不變,互聯網真正應該把多維變單維,聚焦到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思維上,所有的營 銷手段也應該基于此展開……
寄希望桃花社能堅守一個農人的本分,回歸到產品的本來,用最本真的態度撬動互聯網這個最現代的渠道,也許就是讓食品回到傳統,讓模式抵達現代吧……這也才是互聯網的意義所在。